有关牛的成语文化集萃
汉语中有关牛的成语有一些日常使用频率很高无论书面与口语都是如此。
▲对牛弹琴
此成语出自汉人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论事或意在徒劳无功或意在讽刺对方的愚蠢无知。也作“对牛鼓簧”。然而现代科学认为给奶牛演奏优美的古典音乐可增加其产乳量看来“对牛弹琴”也并非全无用处不过这与成语就无关了。
▲牛鬼蛇神
此成语出自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口去熬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以牛首之鬼与蛇身之神形容文学作品的虚幻怪诞并非贬义。此后人们又以之比喻歪门邪道之流再引申为各种坏人就完全是贬义了。此成语常比喻各式各样的坏人。这是在十年“浩劫”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句成语当时关押或集中“坏人”的屋子即称“牛棚”。现在这句成语无论于口头或书面都不常见了。可见汉语中有一些词语的历史变化实在不小。
▲老牛破车
此成语介乎成语与俗语之间常用来比喻做事缓慢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此外如“九牛二虎之力”、“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头不对马嘴”以及“九牛一毛”等成语人们也常使用其意明显不言而喻。
▲老牛舐犊
此成语以牛爱其犊常用舌舔之的现象比喻人的爱子情深很有形象感。此成语出自《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石单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据《汉书·金日石单传》金日石单原为匈奴休屠王太子被汉武帝俘虏后拜为马监受到恩宠其长子弄儿也为武帝钟爱。但弄儿在宫中并不谨慎与宫人淫乱被金日石单碰见亲手杀了其子以防后患因而更受武帝的尊敬。杨彪用这个故事回答曹操是正话反说对于曹操杀其子杨修是怨恨的但又答语得体令曹操也无可奈何。从中可见语言运用的巧妙。
▲牛鼎烹鸡
用可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显然是大材小用并且未必适用。此成语出自《后汉书·边让传》:“传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牛溲马勃
这句成语出现了牛、马却并非十二生肖中的牛与马。牛溲或称牛遗是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屎菰是生于腐木的菌类。两者为至贱之物但皆可入药治病特指有用处却不甚值钱的东西。此成语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也有人认为“牛溲”是牛尿。
▲牛骥同皂
牛与千里马在一个槽中进食比喻贤愚不分。牛在这里成了愚的代名词。宋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也作“牛骥共牢”。
▲牛衣对泣
或作“牛衣夜哭”比喻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牛衣是供牛御寒用的披盖物。此成语出自《汉书·王章传》汉人王章家贫病卧于牛衣中自料必死哭泣与妻子诀别妻子激励他上进终于出仕有所作为。
童年马角以无角的牛和长角的马比喻失去真相的事物。泥牛入海以泥塑牛入水必解比喻一去不返。土牛木马以泥捏的牛、木制的马比喻有其名而无其用。牛蹄中鱼在牛蹄踏出的小水坑中生活的鱼比喻身处绝境。吴牛喘月据说江浙水牛怕热见月以为是太阳而发热比喻因疑心而害怕。宁为鸡头无为牛后即“宁为兵头不当将尾”的意思。这些成语都很形象。执牛耳比喻在某一事中居领导地位;牛马风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这三字成语若用起来也很生动。
分页导航
有关猪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狗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鸡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猴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羊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马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蛇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龙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虎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牛的成语文化集萃
有关鼠的成语文化集萃